众财网当前位置:首页 > 外汇 > 央行 >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 对经济有何影响

栏目: 央行 时间:2016-10-26 22:24信息整理:www.zcw689.com 移动版

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Reserve?requirement,也译作存款准备金比率、现金准备比例、准备金比例、准备金要求、存款准备率),指商业银行的初级存款中不能用于放贷的部分的比例。为保障存款人的利益,银行机构不能将吸纳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缴存在中央银行,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这部分的存款就叫做存款准备金。而存款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

基本概念

存款准备金,也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或存储准备金(Deposit res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erve),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RDR,即RMB Deposit-reserve Ratio,全称为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这一部分是一个风险准备金,是不能够用于发放贷款的。这个比例越高,执行的紧缩政策力度越大。

变动流程

增长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

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2.5万元。

制度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 

发展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从形态上看,超额准备金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具有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如在中央银行账户上的准备存款等。

2006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经济运行中的矛盾也进一步凸显,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不减。而投资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货币信贷增长过快。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相应地减缓货币信贷增长,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考核方法

针对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按旬考核其法定存款准备金;按上旬末一般存款余额来确定计提基数。

相关名词

存款准备金利率水平是指人民银行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所执行的利率水平。2010年末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62%,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为0.72%。对外汇存款准备金不计付利息。

相关因素

一般地,存款准备金率上升,会使得利率被迫上升,这是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的信号。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间接的;利率是针对最终客户的,比如你存款的利息,影响是直接的。

上调背景

原因

1、因为流动性过剩造成的通货膨胀,上调准备金率可以有效降低流动性。

2、因为现在美国的信贷危机,上调准备金率可以保证金融系统的支付能力,增加银行的抗风险能力,防止金融风险的产生。

变化

2007年7月19日,中国经济半年报发布。200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11.5%,消费物价指数(CPI)则创下了33个月来的新高。一些银行当天即预测,紧缩政策已近在眼前。

我国货币供应量多、贷款增长快、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较高、市场利率走低。这一“多”、一“快”、一“高”、一“低”,表明流动性过剩问题确实比较突出。

问题

始自2003年下半年的这一轮宏观调控,一直试图用“点刹”的办法让经济减速,而今看来,这列快车的“刹车”效率似乎有问题。11.9%的增速,偏离8%的预期目标近4个百分点。中国经济不仅没有软着陆,反而有一发难收之势。

分析统计

历次调整

次数

时间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幅度

调整机构与原因

1

84年


央行按存款

种类规定法定

存款准备金率:

企业存款20%

农村存款25%

储蓄存款40%



2

85年

企业存款20% 农村存款25%

储蓄存款40%

央行将法定

存款准备金率

统一调整为10%



3

87年

10%

12%

2%


4

88年9月

12%

13%

1%


5

98年03月21日

13%

8%

-5%


6

99年11月21日

8%

6%

-2%


7

03年09月21日

6%

7%

1%


8

04年04月25日

7%

7.5%

0.5%


9

06年07月05日

7.5%

8%

0.5%


10

06年08月15日

8%

8.5%

0.5%


11

06年11月15日

8.5%

9%

0.5%


12

07年01月15日

9%

9.5%

0.5%


13

07年02月25日

9.5%

10%

0.5%


14

07年04月16日

10%

10.5%

0.5%


15

07年05月15日

10.5%

11%

0.5%


16

07年06月05日

11%

11.5%

0.5%


17

07年08月15日

11.5%

12%

0.5%


18

07年09月25日

12%

12.5%

0.5%


19

07年10月25日

12.5%

13%

0.5%


20

07年11月26日

13%

13.5%

0.5%


21

07年12月25日

13.5%

14.5%

1%


22

08年01月25日

14.5%

15%

0.5%


23

08年03月25日

15%

15.5%

0.5%


24

08年04月25日

15.5%

16%

0.5%


25

08年05月20日

16%

16.5%

0.5%


26

08年06月15日

16.5%

17%

0.5%


27

08年06月25日

17%

17.5%

0.5%


28

08年09月25日

17.5%

16.5%

17.5%

16.5%

14.5%

17.5%

-1%

-2%

-

(限汶川地震

重灾区地方

法人金融机构)

(工、农、中、

建、交、邮行

暂不调整)

29

08年10月15日

16.5%

17%

0.5%


30

08年12月5日

17%

14%

16%

13.5%

-1%

-0.5%

(工、农、中、

建、交、邮行

等大型存款类

金融机构)

(中小型存款

类金融机构)

31

08年12月22日

16%

14%

15.5%

13.5%

-0.5%

-0.5%

(工、农、中、 建、交、邮行

等大型存款类

金融机构)

(中小型存款

类金融机构)

32

10年1月18日

15.5%

16%

0.5%

为增支农资金实力

支持春耕备耕,

农村信用等小型

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33

10年2月25日

16.00%

16.50%

0.5%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不上调)

34

10年5月10日

16.50%

17.00%

0.5%

农村信用社、

村镇银行暂不上调

35

10年11月16日

17.00%

17.50%

0.5%

存款类金融机构

36

10年11月29日

17.50%

18.00%

0.5%

加强流动性

管理、适度调控

货币信贷投放

37

10年12月20日

18.00%

18.50%

0.5%

抑制通胀

38

11年01月20日

18.50%

19.00%

0.5%

抑制通胀

39

11年02月24日

19.00%

19.50%

0.5%

抑制通胀

40

11年03月25日

19.50%

20.00%

0.5%

抑制通胀

41

11年04月21日

20.00%

20.50%

0.5%

抑制通胀

42

11年05月18日

20.50%

21.00%

0.5%

抑制通胀

43

11年06月14日

(大型金融机构)21.00%

21.50%

0.5%

抑制通胀

(中小金融机构)17.50%

18%

0.5%

抑制通胀

44

11年12月5日

(大型金融机构)21.50%

(中小金融机构)18%

21.00%

17.50%

-0.5%

-0.5%

稳定经济、补充流动性

45

12年2月24日

(大型金融机构) 21.00%

(中小金融机构 )17.50%

20.50%

17.00%

-0.5%

-0.5%

稳定经济、补充流动性

46

12年5月18日

(大型金融机构) 20.50%

(中小金融机构 )17.00%

20.00%

16.50%

-0.5%

-0.5%

稳定经济、补充流动性

4715年2月5日

(大型金融机构) 20.00%

(中小金融机构 )16.50%

19.50%

16.00%

-0.5%

-0.5%

稳定经济、补充流动性

16年3月1日
(大型金融机构) 16.50%

-0.5%

股市表现

第次

存款准备金调整消息发布时间

调整前

调整后

幅度

公布日上证指数收盘

次日上证指数开盘

次日上证指数收盘

涨跌

幅度%

1

1984年


20~40%







2

1985年


10%







3

1987年

10%

12%

2%






4

1988年9月

12%

13%

1%






5

1998年3月21日

13%

8%

-5%

1187.50

1186.56

1179.86

-7.64

-0.64

6

1999年11月21日

8%

6%

-2%

1468.47

1468.21

1464.58

-3.89

-0.26

7

2003年9月21日

6%

7%

1%

1391.37

1392.9

1381.44

-9.93

-0.71

8

2004年4月25日

7%

7.50%

0.50%

1635.50

1633.27

1635.5

0

0

9

2006年7月5日

7.50%

8%

0.50%

1718.56

1715.28

1741.47

22.91

1.33

10

2006年8月15日

8%

8.50%

0.50%

1595.66

1596.06

1616.41

20.75

1.3

11

2006年11月15日

8.50%

9%

0.50%

1922.94

1930.93

1941.55

18.61

0.97

12

2007年1月15日

9%

9.50%

0.50%

2794.70

2818.66

2821.02

26.32

0.94

13

2007年2月25日

9.50%

10%

0.50%

2998.47

2999.09

3040.6

42.13

1.41

14

2007年4月16日

10%

10.50%

0.50%

3596.44

3611.63

3611.87

15.43

0.43

15

2007年5月15日

10.50%

11%

0.50%

3899.18

3890.81

3986.04

86.86

2.23

16

2007年6月5日

11%

11.50%

0.50%

3767.10

3781.38

3776.32

9.22

0.24

17

2007年8月15日

11.50%

12%

0.50%

4869.88

4845.02

4765.45

-104.43

-2.14

18

2007年9月25日

12%

12.50%

0.50%

5425.88

5407.83

5338.52

-87.36

-1.61

19

2007年10月25日

12.50%

13%

0.50%

5843.11

5794.22

5562.39

-280.72

-4.8

20

2007年11月26日

13%

13.50%

0.50%

4958.85

4919.91

4861.11

-97.74

-1.97

21

2007年12月25日

13.50%

14.50%

1%

5201.18

5209.04

5233.35

32.17

0.62

22

2008年1月25日

14.50%

15%

0.50%

4761.69

4720.56

4419.29

-342.4

-7.19

23

2008年3月25日

15%

15.50%

0.50%

3629.62

3644.13

3606.86

-22.76

-0.63

24

2008年4月25日

15.50%

16%

0.50%

3557.75

3497.38

3474.72

-83.03

-2.33

25

2008年5月20日

16%

16.50%

0.50%

3443.16

3414.34

3544.19

101.03

2.93

26

2008年6月15日

16.50%

17%

0.50%

2868.80

2876.29

2874.1

5.3

0.18

27

2008年6月25日

17%

17.50%

0.50%

2905.01

2904.09

2901.85

-3.16

-0.11

28

2008年9月25日

17.50%

16.50%

-1%

2413.27

2408.09

2413.37

0.10

0.34

29

2008年10月15日

16.50%

17%

0.50%

1994.67

1916.13

1909.94

-84.73

-4.25

30

2008年12月5日

17%

16%

-1%

2018.66

2049.16

2090.77

72.11

3.57

31

2008年12月22日

16%

15.50%

-0.50%

1987.76

1990.05

1897.22

-90.54

-4.55

32

2010年1月18日

15.50%

16%

0.50%

3237.10

3242.22

3246.87

9.77

0.30

33

2010年2月25日

16.00%

16.50%

0.50%

3060.62

3053.50

3051.94

-8.68

-0.28

34

2010年5月10日

16.50%

17.00%

0.50%

2698.76

2745.60

2647.57

-51.19

-1.90

35

2010年11月16日

17.00%

17.50%

0.50%

2894.54

2852.48

2838.86

-55.68

-1.92

36

2010年11月29日

17.50%

18.00%

0.50%

2866.79

2863.41

2820.18

-46.61

-1.61

37

2010年12月20日

18.00%

18.50%

0.50%

2852.92

2857.59

2904.11

51.19

1.79

38

2011年1月20日

18.50%

19.00%

0.50%

2677.65

2668.68

2715.29

37.64

1.41

39

2011年2月24日

19.00%

19.50%

0.50%

2878.60

2876.78

2878.56

-0.04

0.00

40

2011年3月25日

19.50%

20.00%

0.50%

2977.81

2985.36

2984.00

6.19

0.21

41

2011年4月21日

20.00%

20.50%

0.50%

3026.67

3025.70

3010.52

-16.15

-0.53

42

2011年5月18日

20.50%

21.00%

0.50%

2872.77

2879.39

2858.57

-14.20

-0.46

43

2011年6月14日

21.00%

21.50%

0.50%

2730.04

2717.68

2705.43

-24.61

-0.90

44

2011年12月5日

21.50%

21%

-0.50%

2333.23

2326.66

2325.91

-7.32

-0.32

45

2012年2月24日

21.00%

20.50%

-0.50%

2439.63

2447.41

2444.63

7.43

0.3  
46  2012年5月12日  20.50%20.00%  -0.50%  2394.98  2408.26  2380.73  -14.25  -0.59  

上调目的

旨在防止中国经济过热

“加息属于意料之中,但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两大货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币工具同时使用,这在本轮调控中还是第一次。”经济学家王小广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认为,此次加息主要意图在于防止中国宏观经济从偏快走向过热。

2007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高达11.1%,呈现出多年所没有的快速增长。而一季度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了2.7%,3月涨幅达3.3%,4月上涨达3%,经济界人士普遍认为当前存在一定通胀压力。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汤敏说,此次央行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是这几年来较大的动作,此举表明政府不愿让经济朝着过热的方向发展,而是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促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央行也表示,本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旨在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合理增长,保持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

汤敏说,目前中国经济存在通货膨胀有抬头的风险。央行系列政策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有效防止通货膨胀,防止资本市场过热,防止过多的外汇流入,达到防止经济过热的目标。

深层次引导百姓理财行为

“由于流动性过剩等诸多矛盾的存在,中国经济中已存在资产价格增长过高,股票市场火热,物价上涨存在压力等现象,央行出台的组合政策能有效缓解这些矛盾问题,也能深层次地引导百姓理财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锡军说。

中国股市已经持续一年多的上涨,上证综合指数屡次创新高,百姓买股票、基金的热情空前高涨。央行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数据显示,前3个月投资股票开户数新增871万户,是2006年全年新增数的1.7倍。而购买基金的投资者也导致银行排队现象进一步加剧。

不过,在股市火热的情况下,投资风险尤其值得注意。而国内股市的火热,“赚钱财富效应”也在加剧着市场的流动性。

伴随着基准利率的调整,相关房贷利率也会上调,这将适当加大购房者的压力。不过,从五年以上贷款仅上调0.09个百分点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也上调0.09个百分点的幅度来看,购房者“负担”不会太大。而各家商业银行还会有相应优惠措施,更缓解了购房者的还款压力。

再次下调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2年2月18日晚间宣布,从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自2011年12月5日,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的第二次下调。调整后,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20.5%,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7%。

“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在缓解银行体系流动性偏紧的局面。”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央行最新统计显示,1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8000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银行体系流动性吃紧,一些中小银行“无米下炊”,甚至面临无钱可贷的窘境。

“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能释放出4000亿元左右资金,有利于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合适的货币环境。”连平说,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为连续第二个月回升,但PMI反弹力度较弱,总体低于近年来平均水平,反映出中国经济景气度仍较低的现实。

“此次下调,正式确认存款准备金率进入了下调周期。”连平说,“我们预计今年存准率将下调2—4次。如果2月份外汇占款增长继续放缓、新增贷款难以回升,那么3月份仍可能下调存准率。”

2014年6月9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4年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此次定向降准覆盖了大约2/3的城商行、80%的非县域农商行和90%的非县域农合行。定向降准将促进商业银行将更多资金配置到实体经济。

下调背景

下调举措

从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率0.5个百分点;从2008年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也下调0.27%。这是2008年以来,央行第二次调降“双率”,上一次作出类似决定的时间是在9月15日。与9月下调“双率”的做法不同,央行此次不仅将1年期的贷款基准利率下调了0.27个百分点,还对定期存款利率作出相应调整。调整后,1年期的存款利率由之前的4.14%下调为3.87%。活期存款的利率则保持不变。1年期贷款利率由之前的7.2%下调至6.93%。此外,存款准备金率也全面下调了0.5个百分点,而不是采取之前的“仅对中小金融机构下调1个百分点”的做法。

政策转向

货币政策出现转向,对于央行的此次调整,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关措施的出台意味着中国执行的货币政策已经开始转向。鲁政委认为利率下调速度之快超出市场想象。央行上一次下调“双率”是在2008年的9月份,距离现在也就1个月左右的时间。之前部分机构认为再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或贷款利率的可能会在12月份左右。他认为,央行的快速反应能力体现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另有分析人士指出,央行公布的票据参考收益率就较前期出现大幅下滑,且下滑幅度为近年来罕见,这一做法本身就激发了市场的降息预期。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央行此次下调“双率”的做法快于市场预期。此外区别于前期以差别调整方式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做法,此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惠及”了流动性比较大的5家大型商业银行,这说明,中期来看,中国货币政策已出现转向。鲁政委认为,央行此次采取“存贷款利率同步降”的做法,将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银行的利差收入。此外,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也将增加银行的贷款投放量,将给银行创造更多的利息收入,对银行股构成利好。此外,央行此次将贷款周期在3年以上的贷款基准利率也下调了0.27%,调整幅度较上次增加,从而降低了开发商的资金使用成本和居民购房成本,地产股有望在前述预期下出现反弹。

功能作用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由于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量存在着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则与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存款准备金而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调整趋势

2010年11月19日央行发布,自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预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月内央行第二次上调,今朝存款预备金率已经处于历史最高位。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暗示,中国将继续连连系理的行动性供给和银行系统行动性,慎密亲密关注物价走势,矫捷运用传统货泉政策,同时,考虑引进新的政策工具。

加息10天之后,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2月18日宣布,从2月24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自去年以来央行第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年内第二次上调,这距离上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仅仅36天。1月底,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达71.23万亿,存款准备金率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与外汇以此计算,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大致锁定商业银行资金逾3500亿元。

在近日出炉的10月各项宏观经济指标中,除了超预期的CPI和PPI,M2(广义货币供给量)和新增贷款均创下新高。通胀的高企和行动性的泛滥势头配合榨取着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抉择信念。

当前形势下,央行调控的标的目标会是什么?一些机构、学者和官员觉得,经由过程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央行对加息手段的利用很是稳重,因为加息会损害实体经济,对于通胀的手段也不太适合。”北京市平谷区金融办主任刘腾说。

此外,经济学家成思危在第六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上指出,外汇占款成为M2高企的首要推手。据悉,10月外汇贷款增添59亿美元,当月外汇存款增添33亿美元。截至10月末,外汇贷存比为184%,依旧处于高位。在外汇大量流进情况下,央行不得不回笼大量货币,经由过程对冲来节制过多的货币。

经济影响

与银行的关系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 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 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从形态上看,超额准备金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具有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如在中央银行账户上的准备存款等。

2006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也进一步凸显,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不减。而投资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货币信贷增长过快。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相应地减缓货币信贷增长,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的关系:一般地,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利率会有上升压力,这是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的信号。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间接的;利率是针对最终客户的,比如你存款的利息,影响是直接的。

简单的说,存款准备金率对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有影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相应的减少了货币供应量,利率就会有上升,这样人们的CPI指数就会下降,最终的目的就是要降低通货膨胀率。

抑制投资购房

2010年10月11日,央行已将六家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50个基点至17.5%,时间为2个月,此次是自5月份以来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已经是今年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利率也从年初的15.5%提升至17%,离历史高位17.5%仅差0.5%。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与央行之间的事情,与普通居民关系不大;但这次可能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具体体现在:如今房地产二次调控正在进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行中,伴随着首付款政策的出台,商业银行可放贷金额的减少,也意味着银行房贷的进一步收紧。

2010年12月10日,中国央行宣布,自12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达18.5%历史高位。这是央行年内第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亦是最近30天内第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频度密集属罕有。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将进一步抑制投资性购房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8月CPI同比上涨3.5%,涨幅较7月份扩大了0.2%,而市预计9月份CPI还会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加剧,“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认为,在目前CPI增速过快的同时,全民投资意愿将会有所加强,而此产生的投资行为也更容易作用到房产市场,存款准备金利率实施上调,对于回笼资金抑制投资性贷款从而抑制投资是一个抑制作用,在当前房产市场调控背景下,该效果也将事半功倍。

近来房地产市场火热,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间接收紧房贷

存款准备金利率的上调是间接收紧房贷。最近三个月,市场有所回暖,尤其是九月份,更是屡创新政后日成交新高。而刚刚出台不久的二次调控政策,从资金上限制购房,各地首付款比例提高到30%,二套房严格执行首付不低于50%,利率1.1倍。而此时央行决定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对于房贷市场来说,银行可放贷资金进一步的减少也意味着放贷额度降低。从而限制了开发商贷款的额度,随着市场调控的深入,市场成交渐冷,开发商资金压力或许会在几个月后显现。

业界看法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外部对中国市场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生变,这些都导致流入国内的资金流向出现逆转,“热钱”流出的苗头初现。根据央行网站21日最新更新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10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总额比9月末净减少248.92亿元。这是自2008年1月以来,金融机构外汇占款首次呈现月度负增长。

外汇占款月度负增长确实罕见,此前,该现象在2007年12月份出现过,不过,业内人士猜测,那是由于当时财政部用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注资信托网中投所致。不过,央行表示,10月份数据为初步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外汇占款的负增长,也给予了货币政策更多的操作空间。丁志杰指出,外汇占款负增长在他看来是个好事情,可以由此看出外汇储备的增长是可逆的,而这种下降对控制由此造成的国内信贷规模增长和基础货币供应扩张也是有益的。

赵庆明也说,央行外汇占款少增、不增甚至净减少,从央行货币政策操作角度看是求之不得的事。过去几年央行发行央票、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保持流动性的相对稳定。如果外汇占款持续减少,央行就存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

而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总体看,货币利得财富条件并不会因为外汇占款的减少而发生大的变化,年底前不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年内仍是诸如略微增加信贷额度、调整动态差别准备金率参数、减少公开市场回笼量为主的“微调”。

这也印证了央行在日前发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表态,央行表示,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结合起来,并根据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状况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对有关参数进行适度调整,继续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引导并激励金融机构自我保持稳健和调整信贷投放,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相关动态

2012年7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7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作调整,金融机构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此次为央行年内第二次降息。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结构调整的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

2016年2月29日央行昨日宣布,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这是2016年首次降准。至此,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16.5%。

相关政策

第一,可以将金融机构分散保管的准备金集中起来,防止存款人集中、大量挤提存款而导致支付能力削弱,对经济金融产生破坏性影响,保证金融机构的清偿力和金融业的稳定;

第二,用于调节和控制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和贷款规模,控制货币供应量;

第三,增强中央银行资金实力,使中央银行不仅有政治实力,还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

调整存准率的副作用

虽然法定准备率的调整对社会货币供应总量有较大的影响,但很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往往把重点放在再贴现率的调整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上。因为调整法定准备率虽然能带来在调整货币供应总量政策上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它给社会带来的副作用也是很明显的。法定准备率的微小变动也会引起社会货币供应总量的急剧变动,迫使商业银行急剧调整自己的信贷规模,从而给社会经济带来激烈的振荡。尤其是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率时,导致社会信贷规模骤减,使很多生产没有后继资金投入,无法形成生产能力而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各国中央银行在调整法定准备率时往往比较谨慎。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链接:http://www.zcw689.com/waihui/yanghang/82018.html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银行理财 p2p理财 投资理财 个人理财入门 家庭投资理财 理财产品排行 理财产品 目前最好的理财方式 p2p理财公司排名 家庭理财 个人理财 理财入门 理财 今日股票行情 股票市场 怎么买股票 股票知识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股票入门知识 股票怎么买 怎样炒股入门知识 如何买股票 短线炒股技巧 选股技巧 炒股的技巧 股票买入技巧 炒股短线技巧 上证股票代码 所有股票代码 怎么查股票代码 股票代码是多少 股票查询网站 k线图分析法 k线图基础知识及k线图图解 k线图基础知识 怎么看k线图 k线图怎么看 什么是k线 成交量怎么看 成交量指标 怎么看成交量 成交量公式 成交量分析 成交量指标 成交量选股 波浪理论 五浪理论 江恩理论 扇形原理 扇形原理 新股申购发行一览表 新股中签 新股发行一览表 新股中签号查询 基金知识 基金投资 基金买卖 基金入门 基金基础 基金入门知识 基金公司 私募基金公司 投资基金公司 十大基金公司 基金公司排名 基金产品 基金产品有哪些 基金产品排行榜 基金经理 私募基金经理 对冲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排名 社保基金 全国社保基金 社保基金入市 社保基金重仓股 私募基金是什么 私募基金运作模式 私募基金排名 私募基金公司 股票基金投资 股票基金收益 股票型基金排名 什么是货币基金 货币基金有风险吗 货币基金怎么买 货币基金收益排行 什么是债券基金 债券基金收益排行 债券基金 什么是债券基金 债券基金收益排行 债券基金 网贷资讯 网贷资讯平台 网贷资讯网

关于我们|手机众财网|广告合作|联系我们|

P2P理财的一些事 Copyright © 2014~2017 zcw689.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3000035号-1